文章分类

【原创】孙北国:大格局农业战略前瞻——洞察

孙北国:大格局农业战略前瞻——洞察

发布时间:2016-08-23 作者:孙北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读】   

 

孙北国先生《大格局构筑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一文发表后,受多方热议。文中核心思想:以大格局观谋划中国农业发展战略,清晰洞察世界经济疲软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给中国农业、农村带来的战略格局演变机遇,以“战略导向思维”谋划“新三农”发展模式和共享路径,用10—15年时间冲刺全球第一农业强国。中国有资源、有条件、也有能力,决胜的关键是顶层设计。

 

确立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需要战略理论的支撑,讨论这一战略观点,我们需要了解其相关理论构架。本站近期将连载《大格局农业战略前瞻——洞察、锐见、破局》系列文章,透过其系统化的思维逻辑梳理,以期从理论构架上解析“大格局构筑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战略视野和思维体系。

 

【正文】

 

“大格局构筑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中国“三农”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系统性分析和科学评判的基础上,经历了五年的学习、研究、酝酿、反思、探寻、论证、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理论创新过程。这个突破性创新的独立观点不是孤立提出的,大格局农业战略观点是创联新农业智库理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涵盖了农村与农业、农民与土地、环境与资源、组织与模式、资本与文化、体制与机制等系统性创新与创造理论研究和战略思考。

 

 

坚持以辨证哲学发展观洞察全球经济与农业风云;坚决摒弃以修修补补代替战略创新的“问题导向思维”; 坚决放弃坛坛罐罐,绕开以战术代替战略的“解决问题”思维陷阱;坚持以“到哪去”的战略目标为导向,构架“怎么去”的模式和路径;坚持直面“三农”核心痛点,在体制机制关键制约点上创新突破,是创联新农业智库“大格局构筑中国农业战略”理论思维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大格局战略谋划,前提是洞察力。

 

洞察一,中国农业、农村悄然来临的战略位置变化

 

过去十几年间,政府一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政策理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政策制定出发点,“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十年时间都是这样。反思今天的农业困局,其实就是这个“三农”战略指导思想留下的后遗症。“十三五”已开局,新农业时代,需要新的战略思想和政策理论。五中全会已确立“五大发展理念”为今后一段时间的治国大策,新国策理念下的“三农”政策理论和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必须洞察未来。

 

中国农业、农村在全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随着全球经济疲软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经悄然地发生了趋势性的潜在变化,只是相当多的权威机构和理论工作者还一如既往的以“问题导向思维”去做惯常的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对这个悄然来临的趋势性变化缺乏感知和洞察。其实,未来已来,这个悄然来临的未来,是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客观上已经转变为中国乃至世界新经济崛起的最大潜在投资洼地和价值创造高地。

 

在这个未来的趋势下,很多现在看似问题的问题可能就不是问题了,同时。又有新的问题成将为更重要的问题。

 

经过了几十年高速度发展之后,以出口、投资、城市房地产为核心的中国经济整体下滑和始于2013年的新一轮全球经济低迷,客观上改变了全球经济投资与发展格局,曾经很热门的投资行业和生产领域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度和饱合竞争,必然会使过去不被重视的资源和行业在新格局中被转换战略位置。由于战略位置转換,使得中国农业、农村在全球经济大盘中的战略地位和特定角色发生了对比性趋势改变,即由过去的不断被动式向外吐纳人力和资本,正转折为可能向内吸纳全国乃至全球优秀人才、组织、文化、资本、科技、模式等资源和要素而成为承接投资和创新、创造的巨量载体。

 

国际、国内经济疲软,消费乏力、生产滞涨,原有的投资和创新的承载资源趋近饱合。这好比原来满世界都有太多的绿茵足球场,所有优秀的球队和球员都有足球多的球场承载,他们在那些球场上也都有充分的发挥。但是,现在满世界的足球场大多都草黄人稀了,缺失承载力了,球队和球员们没地方玩了。这时候,原来顾不过来看的中国农业、农村,却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被转换位置,反而凸显出超级的承载可能。

世界经济复苏期待中国,中国经济复苏可期待的最大发展空间就是农业和农村。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农业、农村将可能承载全球下一个新经济崛起。

 

其实,机遇已至,趋势已来。中国投资市场,下一个十年的最大风口就是农业、农村。风能不能吹起来,关键是政策理论研究能不能看清潮流、顺势而为,创造出高水平的战略理论并通过战略理论引领,驾驭这个战略地位变化而带来的趋势,以大格局的战略视野进行全新的战略理论创新,谋划出大战略目标,创造出强大的政策推动力和市场吸引力,解决好农民土地资源与城市人才、组织、文化、资本、科技等先进的生产力要素的利益联结关系;构建起一个超级的向农业、农村汇聚资源要素并产生双向价值创造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挖掘出农业、农村潜在资本价值的创造空间。

 

今天,如果我们的农业理论和农业战略研究,还不能洞察这个已经到来的重大未来趋势并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变进行深度解析,进而拿出迎接、顺势和驾驭这个未来趋势的战略思想;不能看到新农业、新农村巨大的可投资建设承载空间和可能创造出来的强大内需拉动能量,那是没有资格谈理论、谈战略的。

 

创联新农业智库认为,农业、农村这一轮战略位置的转换趋势下,要承接的投资和创新产业模式,将不再是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制造和互联网服务产业模式,而是基于农田、农庄和农村自然山水林草资源基础上的、农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全资源要素与全资本要素相联结的从“资源农业”向“资本农业”跨越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大资本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模式。进而,在中国最广大乡村催生出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农业+幸福新农民+繁华新农村”的“新三农”大格局社会与产业生态圈。

 

洞察二,白发红利与田园情怀叠加,蕴育新创造、新消费

 

从劳动力角度解读人口红利,中国已经是过去式了,但另一个白发人口的消费红利和创造需求,却没能在顶层设计层面被高度重视。养老事实上已成为重大消费资源,从大规模老龄化逼近来看,白发人口红利正从另一个角度带给中国社会一个总量不断增长且需求愈加贴近农村的旺盛消费利好,当这种利好与城市中产阶层向往田园绿色的憧憬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就可能创造出了一个到农村去、到田园去的多重要素流动趋势。这个叠加和流动趋势其实早已显现,但被现行政策理论及政策体制束缚着而难以释放和组合,现行政策理论和“三农”顶层设计还没有将这个叠加和流动趋势当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推动这个叠加的扩展并在战略且标上将其确定为重要资源体,进行系统性价值挖掘与价值再创造,就可能成就出繁荣乡村文化、建设大美乡村和创造新乡村置业内需拉动等多元化“抓手”。

 

目前国内的养老产业,大都是地产+医疗+游玩项目体,是纯粹的集中养老居住。一直都不能火起来的原因,是没有关注到退休老人多元的晚年需求,退休老人除了回归乡间、旅游观光的意愿,还有照看孙辈、儿孙共乐、适当工作、方便医疗等综合性多元需求与渴盼,在同是老年的人群中长期单调的集中居住式养老式生活,并不是他们喜欢的,尽管可能组织的很丰富多彩。

 

深度洞察白发人群的多元需求和心智成熟的创造性潜能,将其引导为新乡村置业消费和新农业创造的重要资源力量,将释放出相当可观的人才力、财产力、创造力和文化力。一个适宜老人们多元需求的,可以满足老人们综合需求的大美乡村小镇,无疑是大批城市退休老人们尤其是有文化的退休老人们向往的。而他们也会给这样的大美乡村小镇带来新的文化基因。

 

创联新农业智库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创造出环境、人文、置业、教育、医疗、工作等要素齐全配套的大美乡村小镇,引导推动老年人特别是有文化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到大美乡村小镇去投资一个让自己心仪又可以传承的乡宅,生活在天高气爽的乡间,有很多可以发挥才智的事情可以干,有师资力量非常强、教学质量非常好的幼儿园和庄园学校可以让孙子享受良好的教育,有良好医疗、道路、通讯等系统化现代乡村建设体系……如此等等,白发红利与田园情怀叠加,不仅蕴育巨大的新创造、新消费,还将对农业、农村发展与繁荣释放出巨大的边际效能。

 

洞察三,迷茫,正是战略性突破的前兆

 

今天的中国经济,从房地产到工业制造,从互联网到商业业态,从农业到农资、农机等等相关产业,事实上都很低迷,不仅低迷,各行各业对未来若干年都看不透,种种迷茫弥漫。

 

突破的前兆就是迷茫,当社会、经济多方面广泛迷茫且持续的情况下,由迷茫引发的战略性思考和现实倒逼,都会反馈到顶层设计上来。突破也就不会太远了。

 

每一次重大的社会迷茫之后,都将是突破迷茫的重大社会和经济变革。其实,突破己经开始,“五大发展理念”己经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定发展时期的大政国策,只是由于几十年摸着石手过河的惯性思维和僵化政策理论还需要些时间来扭转,而一旦扭转,就将开启一个全新时代。

 

其实这种跨行业性的,全局性的迷茫就是对要往哪里去看不清了、展望不出去了,都饱和了,都滞销了,都难找热点了。

 

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不会迷茫而知道向哪里去,迷茫就出现在阶段性发展的转折和跃升中。由低级向中、高级阶段转折的特殊过程中,过去的经验和方法、策略等都渐趋失灵了,过去依靠单边资源就干的不错,现在都难有新起色了,新经济发展阶段的市场环境复杂化了,大众的自我满足和被满足意愿,也由过去简单的温饱转向多元的物质文化消费,自我尊严的实现和社会公平保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再按过去的常规进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般性推动,很难干出创新和创造了。而新的战略目标、战略理论和发展模式、共享路径还没有超前供给,不能为新的发展阶段提供出正确的战略导航,不能提供出突破原有模式、原有体制的系统化顶层设计,基层实践者的迷茫也就广泛地产生和弥漫了。

 

中国经济的前几十年高速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如同一场精彩的球赛,刚完成的是上半场,相信再开始的下半场将更加波澜壮阔。只是这承前启后的空档期难免有迷茫。走出迷茫,相信不会太久。

 

从理论自觉走向理论自信,勇于摒弃一切不符合新理念的陈旧理论束缚,可以有利于缩短迷茫期。修修补补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打破坛坛罐罐让思想飞,当务之急,是将治国理念尽快转化战略理论和发展模式,才能更快的走出迷茫。

 

洞察四,联结与连接,谋势与占位

 

中国农业现代化真的需要加快,加快就得有加快的“抓手”,中央2015、2016年一号文件分别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落实新的发展理念”为前提,提出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其实,打开迷茫的关键就是“五大发展理念”下的理论转换创新和政策体系创新。

 

能不能够落实新理念,取决于能不能转换出符合新理念的、可以解决多重复杂矛盾的理论体系并依据理论制定出清晰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再以战略定位科学设计模式和路径,决定着中国农业、农村的未来走向。

 

发展模式顶层设计的核心是什么?是体制创新,这是重中之重。变“连接”为“联结”,就是打破迷局、创新体制突破的关键趋势所在。

 

连接是什么?是传递,是握手,是彼此独立的生意,是小买卖间的契约协作,不能合二为一,也难以创造新业态、更大程度的促进农民阶层的分化。

 

联结是什么?是彼此融入,是合而为一,是一体化,是可以创造出新的竞争业态,当然就更有利于推动农民阶层的分化。

 

农业经营主体体制,从“连接”走向“联结”,以“联结”保障各方利益公平和多方双向价值创造,一定是大势所趋!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中国农业,必须以势谋位。无势则无位。

 

洞察五,用10-15年,可能成就全球第一农业强国

 

以雄踞全球的大格局观,进行中国新农业和新农村的战略梳理,就一定是全产业链布局,就一定是人才,组织,文化,科技,资本,模式,体制的全要素规划。方向一旦清晰,政策一旦对头,相信中国农业、农村会给世界一个惊奇。

 

10年,中国仅仅用了10年,家用车从开始普及,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

车产生国和消费国。

 

8年,中国仅仅用了8年,高铁几乎是从零进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其实,这些全球第一的创造,都有一个离不开的基础,就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

这个巨大的市场,也一样可以承载中国农业的历史性的巨变,尽管我们现在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给我们10-15年,中国的农业为什么不能冲击全球第一?关键是我们能不能举全国之力,关键是工业反哺农业能不能落地。

 

用战略视野洞察趋势,才能清晰战略方向,谋划出雄踞世界的战略目标。

【正文结束】

您对三农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留言在此与创联新农业智库一起讨论“中国农业向何处去?”。

关注创联新农业智库(http://www.clxnyzk.com/)

 


获取短网址


分享到: 

文章详情,创联新农业智库,黑龙江创联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普通 公司介绍 一个基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模式农业、战略农业的深刻洞察力,专注于农粮产业三农问题核心痛点,...

文章详情-创联新农业智库

文章详情,创联新农业智库